Search


#25歲的三個月暑假結束了
今天是七月的最後一天,看到了 #綠角財經筆記 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25歲的三個月暑假結束了
今天是七月的最後一天,看到了 #綠角財經筆記 的貼文,有一些感觸 ——上班去!💼
 
我認同他說的,提升工作技能很重要,不能只想著靠投資致富,所以待業期間我也不是全廢著。
 
但為何我們不能存錢投資的同時,又增加自己的專業技能呢?
 
很多人都是背著學貸畢業的,家庭經濟並不是那麼富裕,所以我覺得 #學會穩健投資 才能讓自己除了工作收入外,還能慢慢增加存款!
 
另外,我認為 #創造被動收入 很重要!投資的確是一個被動收入,但如果資金不夠、選擇長期投資的話,其實短期的收入並不多。
 
所以學習投資的同時,我也正在創造其他的被動收入來源,雖然目前看起來並沒什麼收入,但卻能同時提升技能!我覺得很棒了☺️
 
p.s 綠角是很資深的投資理財部落客,創立網站已經10多年了。如果你是投資新手,可以先看我的文章,直接看綠角可能會太吃力,因為我自己也很多都看不懂😂
 
🌸 如果你也想創造被動收入,有一個線上課程我很推薦你,這是目前我覺得成本最低,且最有價值的:https://ninaishare.com/agfc
🌸 存款不多也能穩健投資的方法,可以看這篇文章:https://ninaishare.com/cp1t

很多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,收入不高,在東扣西減,去掉各種花費後,他提出了這樣的問題

”我每月可以省下幾千塊,請問要如何投資?”

對很多人來說,這就是理財的重點。

如何將這每月省下的錢,做最好的運用,讓它長大,讓它在長久之後,從幾千塊的數量級成長為幾萬,或甚至更大的級數。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是很多人致富美夢的寄託。

但其實,對年輕人來講,最重要,最大一塊的資產,不是那每月存下的幾千塊,是他每月的賺錢能力。

每月三萬,持續賺35年的能力,在1%的折現率下,相當於1058萬的資產。

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人,重點不放在如何維護這千萬資產,卻往往在問”我每月的三千塊錢要如何投資?”

年輕朋友,請不要小看自己,請目光遠大。你自己,就是你的投資組合中最重要,最值錢,也最值得開發的資產類別。

年輕人的理財重點,應在於維護並增進自己的賺錢能力。

維護,你必需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,才能在工作上一展所長。

增進,在於開發精進自身的技能。社會對於愈少人擁有的高度技能與技巧愈好的人,給予愈大的報酬。

每月薪資的增加,也不是表面看起來的渺小。就延續剛才的例子。假如每月收入提升2000,從三萬變成32000。那這35年的年金現值會增加為1129萬。比原先的1058萬多了近70萬。每月2000的收入差別,是幾十萬的資產總值的差異。

理財相關討論中,常有一種”死薪水,活投資”的論調。認為光靠薪水難以致富,要努力投資才有可能晉身有錢階級。

這種論點,與一般人厭惡上班煩重壓力的心態不謀而合,加上所謂”投資”時,錢丟在那裡就會自動”增長”的輕鬆愉快,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觀點。

我不知道,為什麼社會要形成這樣的觀點。一個努力貢獻所學所長的人,要被貶低為”領死薪水的人”。一個有地有房,擁有租金收入的人,被稱為包租公包租婆,坐擁被動收入,值得稱許。

請問,社會運作是那些人撐起來的?是工作的人,還是不工作也有收入的人?

為什麼當今社會觀感,反而要貶抑這些辛勤工作的人?

當許多人悲嘆,年輕人不願好好做事,整天只想著快速致富時,我們是否看過我們自身形成了怎樣的社會共識和觀點?

那些為了賣書,常用的”輕鬆賺”、”快速賺”、”狠賺”的理財書籍標題,那些讚揚被動收入的懶人言論,就彷彿隨著血液流竄全身的蛇毒,慢慢癱瘓社會的工作動能。

整天想著三千塊、五千塊要如何投資致富,卻不願多留心自己的工作與專業能力?

當一個人不再留心自己的工作,只想著如何靠金融資產發達致富時,那他的薪水,的確就已經死了。

(全文與詳細計算,可見http://greenhornfinancefootnote.blogspot.com/2010/03/you-are-biggest-asset-in-your-portfolio.html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妮娜! 最近想在這邊聊聊「在家工作」 對投資理財有興趣的,可以追蹤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inaishare/
View all posts